为提升辖区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禹会区科协联合马城镇平安办开展“反诈宣传进菜场”活动走进孝仪农贸市场,把防骗知识“装”进乡亲们的“菜篮子”,守护着大家的“钱袋子”,让平安建设浸润在浓浓的“烟火气”中。
一、“反诈导购员”上线,知识装进“菜篮子”
“张大娘,早啊!今天这菜新鲜!不过买菜扫码支付时,可得多留个心眼,陌生链接千万别乱点啊!”“大爷,您看这单子,上面都是骗子常用的招数,像那种说您中了大奖要先交钱的,千万别信!”志愿者热情地招呼着摊主和顾客,利用群众买菜停留的碎片化时间,顺手递上一张图文并茂的“反诈明白纸”,用本地话耐心地讲述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让抽象的诈骗套路变得具体可感,警示效果倍增。
二、“平安菜篮”在手,提醒天天见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精心定制的“平安菜篮子”——一款实用的环保购物袋。袋子上印着醒目的反诈标语:“不听不信不转账!”、“96110要牢记!”。这些袋子免费向买菜群众和摊主发放,鼓励大家日常买菜使用“平安菜篮子”,让这些简洁有力的防骗口诀,能随着一日三餐的采买,潜移默化地融入居民生活,真正做到“天天见、时时念”。
三、“烟火气”里的平安守护,共筑反诈防线
将反诈宣传搬进菜市场,是创新宣传形式、推动反诈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生动实践。菜市场人流量大、覆盖人群广,特别是中老年群体较为集中,而这正是电诈易侵害的重点人群。在这里开展宣传,精准度高,氛围轻松,群众接受度好。据统计,活动共发放宣传单100余份,环保购物袋60余份,覆盖摊主、买菜群众等各类人群,不少人当场就把传单塞进包里,表示要带回去给家人学习。
禹会区科协用“菜篮子”守护“钱袋子”的创新举措,让严肃的反诈宣传沾满了“泥土味”和“烟火气”,真正走到了群众身边、走进了群众心里。未来,将持续探索更多接地气、聚人气的反诈宣传形式,让每一位居民的“钱袋子”都扎得更紧、捂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