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五河县双忠庙中心小学礼堂化身“未来实验室”——由县科协、教育局、团委联合主办的“新向太阳”新质生产力科普活动在此启动,县科协主席王宗卫化身“科学导师”,以“神话叙事+科技破题”的创新形式,为200余名乡村学生开启了一场“人造太阳”的奇幻探索之旅。
活动开场别出心裁,一段结合“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神话及能源危机视频瞬间点燃学生好奇心。王宗卫借此抛出问题:“太阳为何能燃烧50亿年?人类能否复制这份能量?”由此引出“人造太阳”——核聚变能源这一前沿课题。
自然引出“人造太阳”这一核心主题。在知识讲解环节,采用AR模式演示“人造太阳”的国际进展与我国EAST装置成就,AR技术则生动模拟“托卡马克”装置运行,直观展示氘、氚核聚变过程,还穿插讲解等离子态、超导技术等原理。同时,“名人堂”环节讲述科学家攻坚克难的故事,传递科学报国精神。
互动体验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学生们分组操作AR设备,模拟组装“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并认真记录核聚变反应数据。五河县科协主席王宗卫现场解答学生疑问,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知识的理解。趣味问答竞赛围绕“人造太阳”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展开,学生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活动还通过生活化科普,展示“人造太阳”技术在医疗、航天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最后,学生们与虚拟“人造太阳”模型AR合影,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新向太阳”新质生产力科普活动,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向同学们普及了科技知识,展现了人类探索核聚变新能源的壮丽图景。不仅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欲,为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播种了希望的种子,也提高了公众对新质生产力的认知,促进了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相信这场科普活动将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科学真理,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河县科协主席王宗卫表示:“科普进乡村,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科学精神的播种。未来我们将把‘新向太阳’活动覆盖全县乡村学校,让更多孩子与科技前沿‘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