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社区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7月24日,高新区秦集镇文竹苑社区特别邀请了蚌埠市科技馆“王老师的科学TIME”团队,为社区青少年开展了“竹梦空间”公益微课堂系列活动之“小小科学家”科学实验秀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惊叹声。
活动伊始,“王老师的科学TIME”团队的科普老师便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液氮的相关知识,包括液氮的特性、用途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孩子们一个个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对即将开始的实验充满了期待。
在实验环节,科普老师首先展示了“气球变大又变小”的神奇实验。只见老师将一个普通的气球充满气,然后缓缓放入液氮中。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气球瞬间缩小,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孩子们发出了阵阵惊叹声,眼睛紧紧地盯着气球。随后,老师又将缩小的气球从液氮中取出,随着温度的回升,气球竟然又慢慢恢复了原状,变得和之前一样大。这个奇妙的现象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热胀冷缩的原理,也让他们对科学的神奇有了更深的认识。
接着,进行的是“冰火”极度温差反应实验。老师将一块炽热的金属迅速放入液氮中,瞬间,液氮中产生了大量的白雾,仿佛是“冰火两重天”的奇妙景象。孩子们被这震撼的视觉效果所吸引,纷纷好奇地询问其中的原理。科普老师耐心地解释道,这是由于金属的高温与液氮的极低温度形成了巨大的温差,导致液氮迅速汽化,从而产生了这样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不仅了解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还对热传递等物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食品冷冻实验中,老师拿出一些常见的水果和食物,将它们放入液氮中冷冻。短短几秒钟后,当这些食物被取出时,已经变得坚硬如石。老师用锤子轻轻一敲,食物瞬间碎成了小块。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原本柔软的食物在液氮的作用下竟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个实验让孩子们了解到液氮在食品冷冻领域的应用,也让他们对低温环境下物质的特性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当数鲜花遇到液氮的实验。老师将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缓缓放入液氮中,眨眼间,鲜花就被冻结成了一个“冰花”。当老师将冻结的鲜花取出并轻轻摇晃时,鲜花竟然像玻璃一样脆,轻轻一碰就碎成了冰晶。这神奇的一幕让孩子们惊叹不已,他们纷纷围到老师身边,想要更近距离地观察这奇妙的变化。这个实验不仅展示了液氮的低温特性对物质结构的影响,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除了精彩的液氮实验,活动现场还迎来了科普大篷车。科普大篷车就像一个移动的科技馆,车内配备了各种各样的科普展品和互动设备,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登上科普大篷车,纷纷动手操作起各种展品,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有的孩子在操作光学展品,探索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有的孩子在体验电磁展品,感受电流和磁场的奇妙作用;还有的孩子在尝试机械展品,了解机械运动的奥秘。在科普志愿者的耐心讲解下,孩子们不仅玩得开心,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与科普老师和志愿者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他们对每一个实验都充满了好奇,对每一个科学原理都渴望了解。许多孩子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科学实验,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和魅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此次“小小科学家”科学实验秀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文竹苑社区的青少年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科学体验机会,也进一步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这些有趣的科学实验和科普大篷车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科学知识,在实践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未来,文竹苑社区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为社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