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第五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长三角区域新材料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在蚌埠南山豪生大酒店豪生三厅成功举办。安徽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佐才主持开幕式,蚌埠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晓静、中国硅酸盐学会秘书长晋占平分别致辞。中国金属学会首席工程师兼学术部主任丁波主持主旨报告。

本次会议以“新科技 新材料 新未来”为主题,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和蚌埠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安徽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安徽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安徽省化工学会、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蚌埠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承办。会议得到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德国《玻璃世界》杂志、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玻璃技术中心、长三角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学会联合体、江苏省材料学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会议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对接交流和签署合作协议三个环节,共邀请2名院士及新材料领域国家级学会、长三角地区省级学会专家、高校科研院所代表、重点园区及企业负责人等近170名嘉宾参会,聚焦新材料前沿趋势,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

张晓静在致辞中指出,蚌埠作为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拥有政策叠加、交通区位、科教资源、产业底蕴和营商环境五大优势。近年来,蚌埠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生物化工、汽车零部件、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聚力发展,特别是把新材料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已形成以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为龙头,多类新材料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希望乘着本次大会的东风,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努力把蚌埠打造成为新材料领域的全球新品首发地、产线落地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多蚌埠贡献。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李琳,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美籍院士、国家特聘专家郭鸣明,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王绍荣,上海大学教授任伟分别围绕“激光制备原子级催化材料及应用研究”“新形势下,新材料发展新机遇”“固体氧化物电池与氢储能技术”“人工智能(材料基因)赋能材料研发”等前沿方向作了精彩报告。


安徽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秘书长那嘉主持对接交流和签署合作协议环节。五河县、禹会区、经开区和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玻璃技术中心及《玻璃世界》杂志、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县区、德国代表及我市相关企业分别进行了现场推介。章林、江安全、渠陆陆等10位专家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开展精准点评。会议现场组织了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安徽万绿生态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三方签约,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玻璃世界》杂志、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安徽万绿公司四方签约,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蚌埠市科协、蚌埠经开区共建人工智能学会服务站等三轮签约。

会前会后,还组织院士及专家团队深入禹会区、怀远县、中研院实验室、传感谷、空天产业园等地开展调研对接,推动创新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本次圆桌会议内容务实、成果丰硕,为促进长三角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与国际化合作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也为蚌埠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