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衣食住行

冬装种类这么多,为什么我们最爱羽绒服?

发布日期:2022-01-17 09:33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科普中国 阅读次数:
[字体:  ] 打印本页

划重点

★ 羽绒服是很多人冬季御寒的首选防寒服,它优异的防寒性能来自于羽绒的特殊结构。

★ 选择羽绒服不必一味追求防寒性能,适合当地情况就好。

冬季来临,棉服、羊毛大衣、羽绒服等各种品类的冬衣是帮助我们抗击寒冷的主角。防寒保暖是服装最基本的功能之一,那么冬衣防寒保暖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可能很多朋友会脱口而出——“够厚”,基本正确,但还不够全面。下面就来跟大家详细说说

01

冬衣为什么能保暖?

一般而言,外界环境中的气温、湿度和风速这三大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冷暖感知,其中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温度(一般恒定在36-37度)与环境温度存在着温度差,热量从温度高的人体向温度低的环境中转移;外界越寒冷,这种温度差就越大,人也就越容易流失热量感到寒冷。


图虫创意

人体在穿着服装的情况下,大部分热量在服装的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与空气之间发生热传导,一部分热量通过服装和人体之间以及服装之间的空气对流发生转移,还有一部分热量通过纤维之间的辐射方式转移。

冬衣的作用就是在人体表面形成一道“屏障”,阻止或者减慢人体热量向环境散失。一方面,冬衣纤维材料本身的导热性能直接决定了该服装的保暖性能。而更重要的方面是,冬衣“锁住”的静止空气在保暖效果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干燥的静止空气是最佳的热绝缘材料,冬衣能锁住的静止空气量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的保暖效果也越突出。所以,理论上说,同样的材料,肯定是越厚越暖和。但如果是不同的材料又会如何呢?

02

各式不一的冬装保暖材料

几十年前过冬主要靠的是棉衣,棉纤维是天然的中空纤维,蓬松的棉纤维被填充在棉服的面料和里料之间,可以“锁住”大量的静止空气,提供非常好的保暖效果。


图虫创意

但是棉纤维的吸湿性很好但不易晾干,环境潮湿的话,棉纤维吸湿后会结板发硬,纤维里的静止空气被“挤压”走,严重降低保暖性能。所以棉纤维尤其不适用于阴冷潮湿的南方。如今市场上很多衣服虽然叫“棉服”,但它们早已不再使用纯棉纤维来填充,而是采用了聚酯短纤维。

聚酯短纤维是一种化学纤维,被广泛作为填充料来使用,其蓬松性和回弹性都很高,可以存储大量静止空气,更有改性品种如三维卷曲型短纤来提高其保暖性。聚酯纤维不易吸潮,即使入水清洗后也容易晾晒干燥,恢复蓬松,在价格上也比纯棉纤维具有优势,已经取代纯棉纤维而被广泛用于棉服、被褥等的填充。


图虫创意

而羊毛纤维来自于绵羊,是具有中空结构的动物纤维,纤维表面覆盖着微小的鳞片,中空的纤维结构和表面的鳞片间隙中充满着空气。羊毛纤维天然卷曲,并且卷曲密度大,富有弹性且蓬松度高。羊毛纤维织造的面料可以在面料表面锁住一层薄薄的空气,获得较好的保暖效果。羊毛也被用于填充被褥,特别适合冬季睡觉保暖。


图虫创意

羊绒纤维来自于山羊,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羊绒纤维比羊毛纤维更细,比表面积更大,可以在表面锁住更多的空气,手感也更加柔和。由于羊绒的产量很少,羊绒大衣的价格也非常高。不过,羊毛大衣和羊绒大衣是直接采用织造面料缝制而成,面料的孔隙率较大,在寒冷且风速较大的情况下,风会带走大量身体表面的热量,使得保暖效果下降。

但是,说到保暖,上边说的那些材料,全都比不上羽绒。

03

防冻首选羽绒服

羽绒服是很多人冬季御寒的首选防寒服,它优异的防寒性能来自于羽绒的特殊结构。羽绒是“羽”和“绒”混合物,羽就是羽毛,绒就是绒朵。


图虫创意

不同于上面提到的纤维的线性结构,羽绒是朵状的立体结构。羽绒的绒朵由很多细小的绒丝组成,这些绒丝呈现中空结构,包含着静止的空气。

绒丝与绒丝之间、绒朵与绒朵之间可以锁住更多空气。羽绒服一般采用防风防水的致密面料,羽绒就填充在面料与里料之间,蓬松而富有回弹性,使得羽绒服的热阻很高,达到很好的保暖效果。

一般来讲,绒朵越大,能锁住的空气越多,羽绒服的保暖效果越好。鹅绒的绒朵相对更大,所以鹅绒比鸭绒的保暖效果更好。另外,充绒量、含绒量和蓬松度也是衡量羽绒服品质的主要指标。

充绒量是羽绒服中填充的羽绒重量,一般而言充绒量越高,保暖效果越好。含绒量是指羽绒中“绒”所占的比例,高品质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在90%左右。

蓬松度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重量的羽绒所占的体积。蓬松度越高,在同等充绒量下,羽绒可以锁住越多的静止空气来保温,羽绒服的保暖性就越好。

选择羽绒服的时候,理论上当然是含绒量越高、蓬松度越高越保暖了,但这样的羽绒服往往也更昂贵。因此不必一味追求抗寒性能,根据当地冬天的体感温度,选择最适合该温度的羽绒服,往往是更经济的选择。

作者 | 宋立丹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 产业研究部咨询工程师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