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蚌埠市主场活动在淮河文化广场正式启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晓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伟红、市政府副市长金胜庆、市政协副主席周景飞,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单位以及县区科协负责同志参加,近300组家庭1000人参与。
本次主场活动紧紧围绕“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主题,精心设置了科技版块、科普融合版块、志愿服务版块和科普科幻画版块,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全面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在科技版块,九州云箭、中科大禹、日月科技、中电科思仪仪器、广鼎科技、深蓝航天等高新技术企业纷纷亮相。星云一号改进火箭模型、龙云模型等前沿科技展品前人头攒动,观众们纷纷驻足观赏,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与力量。志愿服务版块同样精彩纷呈。部分纲要实施单位和科普教育基地围绕群众关心的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科普知识进行了深入宣传。市电子信息学会与蚌埠十月航空俱乐部联合呈现的无人机阵列飞行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此外,科普融合版块通过市非遗项目与科学家精神巧妙结合,以及开蚌采珠、科学家拓印制作等互动环节,让现场观众在体验中感受到了科学与文化的交融之美。蚌埠市科技馆带来的“王老师的科学TIME”科学实验表演与“科普大篷车”展览,也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体验。科普科幻画版块展示了第三届蚌埠市中小学生科普科幻作品比赛优秀作品。
主场活动同步通过蚌埠论坛现场直播,提升活动的参与面、覆盖面与受众面,线上直播实际观看人数2.17万人,直播热度近10万人次,充分体现了公众对主场活动的热情与认可。此外,为进一步扩大2025年全国科普月蚌埠市主场活动的影响力,深化科普效果,将主场活动中便携气象站、电梯模型以及部分非遗作品等10余件展品延展至科技馆,吸引更多公众走进科技馆,近距离接触和体验前沿科技与科普知识。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蚌埠市第二批科普研学线路地图及视频,涵盖“探千年文脉 寻未来之光”“科技赋能 乡村振兴”“回望烽火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访汉兴之地 寻淮河文明”4条科普研学精品线路(共19个研学站点),深度融合历史文化与前沿科技,为青少年及市民打造“游览中学习、体验中成长”的科普新路径,现场发放蚌埠市全国科普月系列重点活动折页,为公众提供了更多参与科普、体验科学的机会与平台。
张晓静部长强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科普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总盘子”,与产业升级、城市更新、民生实事同部署,推动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稳步提升,为蚌埠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普动能”。
下一步,蚌埠市科协将以此次全国科普月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全市优质科普资源,持续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让科普走进更多群众身边,在全社会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