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畅享科学盛宴,焕活非遗魅力

——蚌埠市科技馆第二十届暑期科普夜市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5-08-27 19:41来源:蚌埠市科协 阅读次数:
[字体:  ] 打印本页

8月24日晚,蚌埠市科技馆第二十届暑期科普夜市在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反响中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缤纷夏日科普季,科技焕活非遗”为主题,自7月4日启动以来,持续开展近两个月,累计吸引超过30000人次参与,接待研学团体12个,团体人数达425人,为市民呈现了一场集科学性、趣味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夏日科普盛宴。

“仲夏奇遇 畅享科学”板块中,精彩活动轮番上演。每周五、周六,科技馆一、二楼展厅延长开放至晚七点;播放《功勋》《建军大业》《东京审判》等爱国主义教育与科普影视作品16场;智能机器狗快闪互动共进行20余场,吸引近1500名孩子参与,激发了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

“王老师的科学TIME”系列活动共呈现18场趣味科学实验,包括“火焰魔法”“神奇的静电”等精彩内容,覆盖物理、化学和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系统化的科普内容体系。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6个核心实验主题,还首次推出1个全新主题,为参与者带来耳目一新的科学体验,吸引现场互动人数超过2000人次。


库壳科学派对”板块注重实践体验,通过8场互动科普活动和8场开放式科学工坊,累计吸引近500人次亲子家庭参与。活动融合STEM教育与非遗文化,涵盖物理化学、光学声学、水力机械、航天科技等多个领域,依托“光影奇妙夜”“非遗书灯”“压花团扇”和“科学工坊”四大主题,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全息投影、古风书灯和压花团扇等趣味实践中理解科学原理、感受传统美学,实现“玩中学、学中乐”。


趣学探索营”板块以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广受欢迎,累计开展16场特色科普项目,吸引1000人次积极参与,其中亲子家庭参与比例高达80%以上。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创意实践”为核心,设计了“夏日热能量”“探秘光合色素”“虫虫音乐家”“四色绘中国地图”“变色魔术师”等富有趣味与教育意义的主题项目,通过互动实验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实际体验,让孩子们在亲手实践中直观学习热传导、光合作用、发声机制、四色定理以及酸碱反应等知识。


“非遗匠心 快乐传承”板块带领市民近距离体验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聚焦非遗剪纸、绒花制作和吹糖人三项本土非遗项目,深度融合互动体验、技艺传承与科学内涵。其中,非遗剪纸举办8场,累计参与约240人次,现场教学涵盖团花、五角星等经典纹样;绒花制作开展6场,参与人数约120人次,提供酢浆草、蝴蝶、豌豆花、鸢尾花、竹叶及木槿六种花型体验;吹糖人活动举办8场,吸引约240人次参与,现场制作出葫芦、海豚、十二生肖等多种生动造型。整个系列共举办22场活动,总参与人数超过600人次,有效提升了市民对本土非遗的认知与传承意识,实现了非遗文化与科普教育的有机融合,获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活动期间在抖音、微赞等平台共进行2场线上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达2万余人次;通过抖音平台累计接收报名私信近1000条,新增粉丝270人;活动开展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好评率高达98%。

今夏,夜幕下的蚌埠市科技馆成为科学与文化交融的奇幻乐园,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通过亲身体验,有效触摸前沿科技,深度感受非遗技艺。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夏日生活,更在科学传播与非遗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蚌埠市科学文化建设增添了亮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