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位于固镇县新马桥镇的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内,安徽省·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友贞正蹲在麦地里查看麦苗长势。“你知道小麦‘一生’需要多少水吗?”“100吨水该怎样节约着用,水稻产量才不会缩减?”当记者询问王友贞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时,他反问记者道。见到记者诧异的神情,王友贞笑着说,“我主要就是研究这个的。”“如今水资源越来越少,相应农作物种植面积也会越来越小。能不能让农作物种植面积不随水量的减少而减少呢?有没有办法让农作物喝不饱,而又继续生长?”王友贞认真解释着他的工作,研究农作物的耐旱与耐淹性,规划好水资源,让每一滴水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成了他科研生命的主题。
1985年,大学毕业后,王友贞被分配到安徽水利院灌溉试验站从事农田灌溉排水试验工作。“那时候交通非常不便,上下班往返于市区和试验站,要坐轮渡过淮河,然后再‘蹭车’……”王友贞告诉记者,当时有些情绪,但想到自己的研究与农民生产息息相关,便“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而这一坚持就是近30年。
农业节水攻关并非一帆风顺。“农作物耐旱实验时间长,并且需要多次试验,不断寻找‘平衡点’,而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去观察、试验,有时候在试验田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同事袁先江说,起早贪黑如同家常便饭。“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只有潜心研究,才能发现这里面的‘奥秘’。”王友贞说,研究农作物与水的关系,既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依据,也可以提高农作物增产的效益。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了解水资源治理与保护的科技发展前沿,他还先后考取硕士、博士,并坚持一边工作一边读博,让自己的研究不断线。
安徽省淮北地区作物水模型与优化灌溉研究、江淮丘陵易旱区节水灌溉研究、安徽省农业综合节水技术研究……各项研究成果屡屡获奖。但“功成名就”王友贞很清楚,节水灌溉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无法用“成就”来衡量的。“节水灌溉项目研究不能中断,事业还要继续,我要为农业节水服务一辈子。”王友贞说,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他一生的追求。